菲广网-菲律宾租房网站

搜索

感染者超10万例,上海为何没有高风险区?

2022-4-8 22:14| 发布者:菲广网新闻部| 查看:184| 评论:0

摘要:上海市卫健委今早(7日)通报:2022年4月6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7日)通报:2022年4月6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

截至2022年4月6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101135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1116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19例。

国家卫健委官网疫情风险等级查询页面显示,截至4月6日17时,上海市共有13个中风险地区,分布在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崇明区以及黄浦区,全域无高风险区。

据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上海依据核酸筛查结果,实行分区分类、网格化管理,进行阶梯式管控,划分封控、管控、防范三个区。这样的划分主要是想能够分类管控,遏制疫情在社区的扩散和蔓延,尽量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同时也希望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上海的疫情这么严重了,为什么还没划出高风险地区防止外溢?”

也一度成为热议的话题。


-1-

不是上海人 但黑锅是上海的

一对母女4月5日早上4时左右从上海出发,在人工窗口花28.5元购买车票,因其无健康码和行程码,用上海南站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手机登录显示绿码后乘车。

到达杭州后,借口杭州站手机遗失签了未去过中高风险区域承诺书,然后马不停蹄换三条人流最大的地铁,进站安检后迅速摘口罩,先去万象城,再去来福士,在人口流量密集的地方,一逛7个小时,微博热搜直接炸榜。

准确来说,这对母女不是上海人,身份证是内蒙古人,只是在上海待了五天,现在全网一致口风是“上海母女”,是不妥的。

这锅,上海人不背。

但从上海流出,说明上海的防控是有漏洞的。一对母女,让两边都无语,一边是被气炸的杭州人,一边是同样被气炸的上海人。


-2-

放空口罩吃喝玩乐

仔细看了看杭州发布所公开的二人行程,让人愤怒。

凌晨4点的火车到杭州,就为来逛街?上海日增一万六千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费尽心机去杭州,只是为了喝个咖啡?

监控显示,这对母女途中经常把口罩拿下来。

杭州发布的消息,这两人因为隐瞒行程,已经被依法立案调查。

杭州官方发布称是省外来杭人员,而没有直接点名上海。但是伴随着的,是她们在杭州的7个小时的行程,近万人成了密接、次密。


-3-

10万感染者 没有高风险区

国家卫健委官网疫情风险等级查询页面显示,截至4月6日17时,上海市共有13个中风险地区,分布在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崇明区以及黄浦区,全域无高风险区。

加上4月6日的,10万感染者的上海,没有高风险区,只划出了13个中风险区,大部分地区都是低风险区。如果整个上海只有13个中风险区,其他都是低风险区,她们或许真没去过中高风险区!

实际上,多地公布的对于中、高风险区域的具体划分标准不一。

以北京为例,14天内新增2起及以上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超过5例本地确诊病例,为高风险地区;

湖南、四川等多地则以14天内出现超过10例确诊病例或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作为高风险区判定标准;

但上海并未公布疫情区域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上海依据核酸筛查结果,实行分区分类、网格化管理,进行阶梯式管控,划分封控、管控、防范三个区。


-4-

风险防控要建立在核酸检测报告上

随着国内抗疫形势的进一步变化,最近几天出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现象,多地爆出了“伪装阴性返乡”的情形。实际上,相比于东方之珠的疫情,我更为担心的,是这种坏现象给脆弱的国内信任和社会信用体系所造成的破坏,这种危害是极为深远的。

2021年底在西安和随后在天津所爆发的疫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西安一码通发生的两次崩溃事件。

随着抗疫进行到第三个年头,“打疫苗”、“戴口罩”、“扫健康码”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生活惯性。

在这一点上,健康码的发明,是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成为这对母女能去万象城,再去来福士,在人口流量密集的地方,一逛7个小时的基本条件。


2020年武汉的疫情被扑灭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控制得力,实际上国内是恢复了正常运行的。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从德尔塔型毒株开始传播,直到现在奥密克戎BA.2型毒株,健康码本身更重要的作用是给予社会运行正常的置信,信用赋予。

现实上,不论是核酸检测还是小范围or大区域的封控,本身是快于健康码的变色的。

不论是去年爆发德尔塔疫情后的深圳和广州,还是后面西安、郑州、天津以及近期的吉林所发生的局部散发性疫情,被疫情防治措施软硬管控的人群是远大于纯粹的流行病学意义上的密接和次密接的。

而去年所流行的新概念,“时空伴随者”,实际上也是三公融合工作(公共卫生、公安和工信部门)先期开展,随后在已确定的人员群体中一方面联系进行隔离管控、另一方面赋码。

在去年和今年的疫情防范过程中,经常出现“如多次不进行核酸检测,将按照相关规定,健康码赋黄码/红码”,因此,健康码实际上对于风险群体和高危人群的管理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大部分情况下其他的管控措施会跑到健康码变黄或者变红之前。

特别是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管理实施后,健康码一度变成了其他信息的入口。

而随着疫情本身的发展,德尔塔和奥密克戎超乎寻常的传染能力,使得建立在原本的人员追溯体系之上的健康码,其防控功能作用进一步的降低。

多地区纷纷采取了“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来作为风险情形下的准入门槛,

如西安在疫情发生后,要求以核酸检测报告来作为上班的凭证,而不是健康码,其他地区的出入政策、包括北京的政策,也都建立在核酸检测报告上,而非健康码。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人民对政府也赋予了无比的信任,“疫情政府肯定要防控的”“我生病了政府肯定要管的”“XXX拿着红码闯关肯定是要被抓的”“我去XXX旅游,那里没有高风险区域,所以肯定没事的”……

这种信任现在已经变成对中国治理体系的肯定和基石,这也是疫情下中国社会相对较低成本运行的根本。


-5-

从来没有鼓励过一刀切

相较于躺平的北美和西欧,我们大部分实际上的生活状态很接近疫情发生前,这是因为“扫码、展码”的过程,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就防疫达成了互信,扫码后即可看电影、堂食,意味着人与人可以坦诚相见而不必戴着口罩。

而在北美,这种坦诚相见可能要付出一定的感染风险。

最近一段时间,“躺平论”甚嚣尘上,一时之间仿佛疫情防控变成了大逆不道。

躺平论倡导者们最重要的一个例证,就是“疫情防控社会成本过高”,但扪心自问,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国大部分时间下的餐饮和服务业运转还算正常,局部封城时间普遍没超过1个月,而躺平国家则是常年处于社会情绪焦虑的情形下运行的,到底谁经营环境更好,不问可知。

我们看到,对于疫情防控,中央总的精神是“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从来没有反对过精准防控,从来没有鼓励过一刀切。

然而,正如“精准防控”词语内涵被篡夺和绑架一样,健康码以及健康码的运行基础“风险区域分级防控体系”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

某地区疫情演变至今,核酸检测阳性风险地区管理一动不动,健康码无法赋码,正在摧毁健康码这种社会信任机制的基础。

毕竟,“我打了疫苗”“我医疗资源丰富”“我们是专业的”“我上缴财政利税多,你们都靠我养着”,因此,“这不过是个大号流感”“我应该享受更充分的自由”“让我们去其他地方被管制(隔离)是不可接受的”。

但无论是无法进行风险人群赋码管理的各地方政府,还是面对疫情习惯性扫码后即互信的每个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都将深受困扰。

而无论如何,买单的,都将是所有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